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陈家祠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陈家祠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陈家祠的来历?
陈家祠,位于广州的中山七路。光绪十四年(1888年)筹建,光绪十二年(1894年)建成,历时七年。是当时广东省72县陈姓人氏合资兴建的合族祠堂,因接受本族各地读书人来广州应科举考试时居住,又称陈氏书院。
因祠堂落成后,一直作为陈姓子弟读书办学的地方,故又称陈氏书院。光绪三十一年(1905年)废科举后,书院改为陈氏实业学堂。民间期间,这里先后为文范学校、广东体育专科学校和聚贤中学。1950年设立广州市行政干部学校。
1957年,经广州市人民委员会批准列为广州市文物保护单位,并由广州市文物管理委员会进行全面维修管理。1959年辟为广东民间工艺馆。1960年经省人民***批准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。
清朝晚期广州成为通商口岸,商业活动日益繁华。广东省内县市的商人、学生、手工业者纷纷涌入广州城,当时来自广东各县市的陈氏族人就带头修建了陈氏祠堂,作为全省陈氏族人来广州经商、学习等的落脚点。
陈家祠,历史?
陈家祠(Chen Family Ancestral Hall),又称陈氏书院或陈家大屋,是位于中国广东省广州市的一座古代祠堂建筑。以下是陈家祠的历史背景:
陈家祠建于清代光绪年间(19世纪中叶),于1894年完工。它是广州陈氏家族的祠堂,也是陈氏家族的集会所和文化学府。
陈家祠是陈氏家族的宗祠,用于祭祀陈氏家族的祖先。陈氏家族是广东地区的一个大家族,拥有久负盛名的历史和文化底蕴。陈家祠的建筑风格兼容南方传统寺庙、儒家书院和民居的特点,融合了广东传统建筑的特色。
陈家祠是一座庞大的建筑群,占地面积约15000平方米,由19座建筑组成,包括祠堂、庭院、厅堂、楼阁、花园等。建筑群以精美的木雕、瓷砖、石刻和壁画装饰而著名,展示了中国南方传统建筑和艺术的精湛工艺。
陈家祠不仅是广州市的一处重要的历史建筑,也是中国南方地区著名的宗祠之一。它现在被列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和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,也是广州市的一个重要旅游景点和文化遗产。
陈家祠历史简单介绍?
陈家祠堂又称"陈氏书院",俗称陈家祠,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。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(1888),二十年(1894)落成,是广东省各地陈氏宗族共同捐资兴建的"合族祠",为陈氏宗族子弟赴省城备考科举、候任、交纳赋税、诉讼等事务提供临时居所。
陈家祠有什么杰出人?
陈氏家族不仅在封建科举时期出过许多进士和举人,出过许多***和显贵,在民国和革命年代也出了许多杰出的人才,有革命先驱,有专家学者,有领导干部。现代的名人有陆军中将陈长捷、海军中将陈庆甲、交通建设学家陈体诚、福建师大教授陈矩孙、经济学家教授陈岱孙、科学院院士陈彪、物理专家陈萀等等。
广州陈家祠有多厉害?
陈家祠。陈家祠堂又称“陈氏书院”,俗称陈家祠,位于广州市中山七路。陈氏书院筹建于清光绪十四年(1888),二十年(1894)落成。陈家祠堂是现存规模最大的广府传统建筑之一 [1] ,也是我国现存规模最大、保存最完好、装饰最精美的祠堂式建筑,被誉为“岭南建筑艺术的明珠”。占地面积15000平方米,建筑面积达8000平方米,建筑结构可分为三轴、三进,共有九座厅堂和六个院落。陈家祠堂集岭南建筑工艺装饰之大成,几乎全部堂、院、廊、厅、门、窗、栏、壁、屋脊、架梁都展示了岭南建筑的“三雕二塑一铸一画”即木雕、砖雕、石雕、陶塑、灰塑、铜铁铸及彩绘壁画等建筑装饰的高超技艺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陈家祠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陈家祠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