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好,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,就是关于北京东交民巷的问题,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北京东交民巷的解答,让我们一起看看吧。
辛丑条约东交民巷历史***?
第二次***战争之后,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之下,清***与八国联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天津条约》,该条约就把东交民巷划分为供给外国建设外交使馆的区域。
1901年,李鸿章又代表清***和英美法德俄日等11国在北京签订了不平等条约 ,史称“辛丑条约”。该条约规定清***向这11国赔款4.5亿两白银,加上利息达9.82亿两。除此外, 还规定东交民巷内中国人不得居住,各国可派兵驻守,使东交民巷成了“国中之国”。
东郊民巷***是指义和团放火烧了位于东郊民巷的一座教堂,西方列强以此为借口发动侵华战争,先后有八个国家参与,也就是大家熟知的“八国联军侵华战争”,结果清***惨败,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辛丑条约》。
北京东交民巷属于几环?
北京东交民巷在北京二环路以内。东交民巷全长为1552米,西起天安门广场东路,东至崇文门内大街。在近代,这里曾是著名的使馆区,1949年以后东交民巷仍被作为使馆区,直到1959年所有的使馆都迁往朝阳门外三里屯一带的馆区。现在的东交民巷已经是北京市文物保护街区,道路两旁的西洋建筑还在向过往的人诉说着曾经的历史。
东交民巷属于北京哪个区?
东交民巷,位于北京市东城区。
它建造于中国13世纪的元朝鼎盛时期。胡同全长1.6千米,从天安门广场的东路一直延伸到崇文门内大街,是老北京胡同中最长的一条。早在元大都时期,这里就是运送粮食的重要小巷,因此称之为“江米巷”。
东交民巷是一个集使馆、教堂、银行、俱乐部为一体的欧式风格街区。现存建筑有法国使馆,奥匈使馆。比利时使馆、日本公使馆和使馆、意大利使馆、英国使馆等。现存建筑均保留原状,保持20世纪初欧美流行的折中主义风格,用清水砖砌出线脚和壁柱,***用砖拱券加外廊,木结构角檩架,铁皮坡顶。东交民巷使馆建筑群是北京仅存的20世纪初的西洋风格建筑群。
2000年7月,北京市划定了北京25片历史文化保护区,其中东交民巷作为北京唯一一处近代历史地段位列其中。
东交民巷十号院住什么人?
以前住外国使节。东交民巷10号院位于北京市市辖区东城区崇文门外街道,而崇文门外街道的建筑都由崇文门西大街社区管辖,所以东交民巷10号院也归属于崇文门西大街社区管辖。东交民巷10号院属商务住宅小区,楼盘的环境非常优美,距离北京市中心2千米。
东交民巷形成原因?
东交民巷原为东江米巷,因为元朝时期这里有作为控制漕运米粮进京的税务所和海关,江南的米粮都通过运河运送至北京,而北方人管南方的糯米叫江米,因此这条长街也就被叫做江米巷了。明成祖朱棣迁都北京之后大手笔的改造紫禁城,重新修建棋盘街,把个江米巷从中拦腰分成东西两半。在东江米巷设置了六部中的礼部以及鸿胪寺和会同馆,这些机构相当于现在的外交部,主管少数民族往来及相互贸易事宜。这是东交民巷作为使馆的第一次,谁又能想到后来成为了洗刷不去的耻辱。
1900年8月,北京被八国联军攻陷,第二年清***签订了丧权辱国的《辛丑条约》。条约规定,东起崇文门内大街,西至广场东侧路,南抵城墙,北至东长安街路南的大片土地,无论是民居、衙署还是祠宇,均被划为外国使馆界。各使馆区中国人一概不准在界内居住和随便进入。此后改名为东交民巷。
知道这个地方的来历,是为了让我们不忘却历史的教训,时刻提醒我们落后就要挨打,只有繁荣昌盛才会长治久安,才不会任人鱼肉无力反抗。
到此,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北京东交民巷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,希望介绍关于北京东交民巷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。